宏观经济学
一、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
1.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和经济实力。
2.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它反映了社会的消费能力和市场需求。
二、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1.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解释:通货膨胀是指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比如,如果你去年买一斤苹果需要5元,今年需要6元,这就是通货膨胀的表现。
例子: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政府为了刺激经济,增加了货币供应量,结果导致市场上货币过多,物价上涨,这就是通货膨胀。
2. 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指由商品和劳务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所引起的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
解释:通货紧缩是指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下降。比如,如果你去年买一斤苹果需要5元,今年只需要4元,这就是通货紧缩的表现。
例子:假设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减少生产,结果导致物价下跌,这就是通货紧缩。
3. 区别与联系
实质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通货膨胀 | 通货紧缩 | |
---|---|---|
实质 |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 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 |
原因 | 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 | 纸币的发行量少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 |
影响 | 直接引起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秩序混乱,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社会稳定,失业率下降。 | 直接引起物价下跌,影响企业与投资的积极性,市场销售困难,影响经济的长远发展,失业率上升。 |
对策 |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控制货币供应量与信贷规模 | 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内需,并努力扩大出口 |
三、宏观调控政策
(一)宏观调控
1. 作用
宏观调控的作用是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目标
- 促进经济增长
- 增加就业
- 稳定物价
-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财政政策
1. 含义
财政政策是指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2. 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债、利、税、费。
3.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性支出。
4. 扩张性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1)扩张性财政政策
适用时期:经济衰退时
主要措施:增加政府支出和转移支付;减少税收
(2)紧缩性财政政策
适用时期:经济过热
主要措施:减少政府开支,减少补贴,增税
(三)货币政策
1. 含义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2. 手段
- 利率:提高利率有利于鼓励存款、减少贷款,减少市场上货币供应量。
-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经济过热时,央行可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消费。
-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
3. 货币政策
(1)紧缩的货币政策
适用时期:通货膨胀时
主要措施:出售有价债券、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利率政策。
(2)扩张的货币政策
适用时期:经济萧条
主要措施:买进有价债券、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再贴现率、降低利率政策。
(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应用
1. 原则
逆经济风向行事。
2. 经济萧条,总需求不足,价格低迷,经济形势过冷
对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货币政策。
3. 经济过度繁荣,总需求过度,价格高涨,经济形势过热
对策:紧缩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