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关系
解题技巧
代入排除法

1. 核心概念

“代入排除法”是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模块中的一种非常实用的解题技巧。它的核心思想很简单:与其自己费尽心思去计算正确答案,不如将选项给出的“候选答案”一个个带入题目中,看看哪个选项符合题意。这种方法就像是拿着钥匙去试锁,总有一把能打开门。

我们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

场景:买文具

小明去文具店买了钢笔和铅笔一共10支,花了42元。已知钢笔每支5元,铅笔每支3元。请问小明买了几支钢笔?

  • A. 4支
  • B. 5支
  • C. 6支
  • D. 7支

传统解法(方程法): 设小明买了 x 支钢笔,那么他买了 (10 - x) 支铅笔。 根据总价,可以列出方程: 5x + 3(10 - x) = 42 5x + 30 - 3x = 42 2x = 12 x = 6 所以小明买了6支钢笔。

代入排除法: 现在我们忘记方程,直接用选项去验证:

  1. 检验A选项(4支钢笔):如果买了4支钢笔,那就是 4 * 5 = 20 元。剩下的 10 - 4 = 6 支是铅笔,价值 6 * 3 = 18 元。总价 20 + 18 = 38 元。与题目的42元不符,排除A。
  2. 检验B选项(5支钢笔):如果买了5支钢笔,那就是 5 * 5 = 25 元。剩下的 10 - 5 = 5 支是铅笔,价值 5 * 3 = 15 元。总价 25 + 15 = 40 元。与题目的42元不符,排除B。
  3. 检验C选项(6支钢笔):如果买了6支钢笔,那就是 6 * 5 = 30 元。剩下的 10 - 6 = 4 支是铅笔,价值 4 * 3 = 12 元。总价 30 + 12 = 42 元。与题目的42元完全相符!C就是正确答案。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到,代入排除法能够绕开复杂的思考和计算过程,将问题转化为简单的验证,在很多题目中,尤其是选项是具体数字时,会比传统方法更快、更不容易出错。

1.1 代入时机

什么时候我们应该优先考虑使用代入排除法呢?

  1. 选项是具体数值:这是使用代入排除法最明显的标志。
  2. 正向求解困难:题目涉及的变量多,关系复杂,列方程困难或者方程难解。比如涉及整除、余数、年龄、不定方程等问题时。
  3. 求极值问题:题目问“最多”、“最少”、“最大”、“最小”等。

1.2 代入技巧

  1. 从优代入:对于求最大/最小值的问题,直接从最大/最小的选项开始代入。因为这类题目往往答案就在两端,这样可以节省时间。
  2. 从中代入:对于没有明确大小要求的题目,可以从B或C选项开始代入。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代入的选项结果偏大或偏小,我们可以根据题意判断出答案是在更大还是更小的范围,从而排除掉其他选项。

2. 真题讲解

2.1 年龄问题

例1:年龄与整除 四人年龄为相邻的自然数列且最年长者不超过30岁, 四人年龄之乘积能被2700整除且不能被81整除。则四人中最年长者多少岁?

  • A. 30
  • B. 29
  • C. 28
  • D. 27

例2:年龄与素数 已知张先生的童年占去了他年龄的 114\frac{1}{14} ,再过了他年龄的 17\frac{1}{7} 他进入成年,又过了 16\frac{1}{6} 他结婚了,婚后 33 年他的儿子出生了,儿子 77 岁时, 他们的年龄和为某个素数的平方,则张先生结婚时的年龄是:

  • A. 38 岁
  • B. 32 岁
  • C. 28 岁
  • D. 42 岁

例3:年龄与关系 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 A. 25、32
  • B. 27、30
  • C. 30、27
  • D. 32、25

2.2 余数问题

例1:基本余数问题 有一些信件,把它们平均分成三份后还剩2封,将其中两 份平均三等分还多出2封,问这些信件至少有多少封?

  • A. 20
  • B. 26
  • C. 23
  • D. 29

例2:猴子分桃(经典余数问题) 一堆桃子旁边住着5只猴子。深夜,第一只猴子起来偷吃 了一个,剩下的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过了 一会儿,第二只猴子起来也偷吃了一个,剩下的也正好平均分成5份,它也 藏起自己的一份,然后去睡觉,第三、四、五只猴子也都依次这样做。问那 堆桃子最少有多少个?

  • A. 4520
  • B. 3842
  • C. 3121
  • D. 2101

2.3 多位数问题

例1:车牌号 办公室小张新买了一辆汽车,车牌号除了汉字和字母外有四位不含零的号码,号码的千位数比个位数大 2,百位数比十位数大。如果把号码从右向左读出的数值加上原来的号码数,正好等于 16456。问此号码的千、百位数各是多少?

  • A. 9、3
  • B. 8、4
  • C. 7、5
  • D. 6、6

例2:三位数和差 将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字和百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三位数 与原三位数的和是1070,差是198,这个三位数是:

  • A. 218
  • B. 327
  • C. 436
  • D. 524

2.4 不定方程

例1:部门人数 在公司年会表演中,有甲、乙、丙、丁四个部门的员工参 演,已知甲乙两个部门共有16名员工参演,乙丙两部门共有20名员工参 演,丙丁两部门共有34名员工参演,且各部门参演人数从少到多顺序为:甲 <乙<丙<丁。由此可知丁部门有( )人参演。

  • A. 17
  • B. 20
  • C. 23
  • D. 26

3. 技巧总结

代入排除法是行测数量关系中最为直接、有效的解题方法之一。它能帮助考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绕开繁琐的计算,直击答案。以下是该方法的核心技巧总结:

  1. 明确核心思想

    • 代入排除法的精髓在于 “变计算为验证”。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去思考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和解方程,不如直接将选项作为“已知条件”代入题干,验证其是否成立。
  2. 识别适用题型

    • 选项特征:题目的选项是具体的、确定的数值时,是使用本方法的首要信号。
    • 常见题型:在处理以下几类问题时,应优先考虑代入排除法:
      • 年龄问题:涉及年龄的复杂关系、和差倍数。
      • 余数问题:如“猴子分桃”或涉及“除以...余...”的题目。
      • 多位数问题:涉及数字位置、和差关系的题目。
      • 不定方程:未知数个数多于独立方程个数的题目。
      • 极值问题:题目要求“最大”、“最小”、“最多”、“最少”等。
  3. 掌握代入策略

    • 从优代入
      • 对于求最大/最小值的问题,应直接从最大/最小的选项开始代入。这样可以极大地缩减验证次数。
      • 对于没有明确大小要求的题目,可以从 B 或 C 选项入手。如果代入值偏大或偏小,可以根据题目的单调性顺势排除其他选项。
    • 特征筛选:在代入前,先利用题干中的显性特征(如奇偶性、倍数、尾数、余数等)对选项进行初步筛选,可以有效减少需要代入的选项数量。
  4. 规避常见陷阱

    • 警惕迷惑信息:题干中可能包含一些用于增加难度的“烟雾弹”信息。在使用代入法时,应紧紧围绕最终的验证条件,避免被无关信息干扰,陷入复杂计算。
    • 验证务必完整:确保代入的选项满足题干中的所有条件,而不仅仅是其中一个。有时候一个选项可能满足了条件A,但不满足条件B。

总之,代入排除法是一种思维上的捷径,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能在考场上为您节省宝贵的时间。

上岸学堂小程序二维码

🎯 扫码练一练

AI刷题,天下无敌;上岸在手,编制我有!

上岸小助手二维码

🤖 上岸小助手

• 24小时在线答疑
• 个性化学习指导
• 最新考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