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
地理国情
世界地理
自然地理

1. 七大洲四大洋

1.1 七大洲

  1. 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 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向四周呈辐射状。主要高原有青藏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和蒙古高原。
    • 非洲:海岸线最平直,地形以高原为主,称为“高原大陆”。
    • 北美洲:地形多样,有广阔的平原和高山。
    • 南美洲: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
    • 南极洲:平均海拔最高,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气候极寒。
    • 欧洲:地势低平,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一洲,海岸线最曲折。
    • 大洋洲:面积最小,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众多岛屿组成。
  2. 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大洋洲是世界上最小的大洲。

  3. 奥林匹克五环旗象征五大洲的团结,黄环—亚洲、蓝环—欧洲、黑环—非洲、红环—美洲、绿环—大洋洲。

1.2 四大洋

  1.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 太平洋:面积最大,深度最深,海洋资源丰富。
    • 大西洋:连接南北美洲与欧洲、非洲,海上交通发达。
    • 印度洋:主要位于南半球,连接亚洲、非洲和大洋洲。
    • 北冰洋:跨经度最多,气候寒冷,冰层覆盖。

2. 大气污染

  1. 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2.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一氧化碳)、O3(臭氧)、SO2(二氧化硫)、NO2(二氧化氮)、PM10(可吸入颗粒物)、PM2.5(细颗粒物)等。
  3. 大气污染破坏现象
    • 臭氧层空洞:由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引起。应对措施:提倡使用无氟冰箱(绿色冰箱)。
    • 温室效应:主要是二氧化碳引起。应对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低碳生活方式。
    • 酸雨:指PH值<5.6的降水,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应对措施:工业废气经处理后再排放,燃煤和石油脱硫技术。
    • 雾霾:由可吸入颗粒物(PM10,PM2.5)引起。应对措施:尾气、工业废气、除尘除烟。
    • 沙尘暴:沙源地是我国西北和蒙古高原的沙漠和荒漠。应对措施:在沙尘源地恢复林草植被。
    • 城市早晨空气不好:污染物多,早晨空气中有时有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应对措施:不宜早晨锻炼,宜中午、下午锻炼。
    • 城市热岛效应:城区地表硬化度高,吸热量多,热量散失慢;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多;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应对措施:提高绿化率,增加城区水体面积,减少人为热量的排放等。

3. 气候

气候是地球上某一地区多年时段大气的一般状态,是该时段各种天气过程的综合表现。气候以冷、暖、干、湿这些特征来衡量,通常由某一时期的平均值和离差值表征。

3.1 气候要素

  1. 气温

    •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2点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清晨。
    • 气温的年变化:大陆上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海洋上为8月份),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份(海洋上为2月份)。
    • 气温的水平分布和垂直变化
      • 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 同纬度,海拔高、气温低。大致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约0.6度。
  2. 降水

    •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表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 降水条件
      1. 要有充足的水汽;
      2. 要使气块能够抬升并冷却凝结;
      3. 要有较多的凝结核。
    • 降水类型:降雨的特性取决于上升气流、水汽供应和云的物理特征,其中尤以上升运动最为重要。因此通常按上升气流的特性将降水分为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台风雨。

3.2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 热带雨林气候:新加坡城、印尼雅加达、马来西亚吉隆坡、古巴哈瓦那、厄瓜多尔基多、秘鲁伊基托斯。
  • 地中海式气候:法国马赛、意大利罗马、西班牙马德里、希腊雅典、南非开普敦、美国的旧金山(硅谷)、洛杉矶。
  • 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伦敦、法国巴黎。
  • 温带季风气候:北京、济南。
  • 亚热带季风气候:上海、东京、武汉。

4. 板块运动

  1. 全球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 亚欧板块:包括欧洲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
    • 非洲板块:包括非洲大陆及其周边海域。
    • 美洲板块: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
    • 太平洋板块:覆盖太平洋的大部分区域。
    • 印度洋板块:包括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
    • 南极洲板块:覆盖南极洲。
  2. 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活跃的地带。世界上的火山、地震活动以及地热资源,几乎都分布在板块的分界线附近。

    • 例如:环太平洋火山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带之一。
  3. 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俯冲,地壳隆起而形成的。

    • 解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4. 东非大裂谷是由非洲板块张裂形成的。

    • 解释:东非大裂谷是一个巨大的地质裂缝,延伸数千公里,是地球上最显著的地质特征之一。
  5. 由于板块运动,南极洲现在没有森林,但冰原下有丰富的煤炭;南极没有熊

    • 解释:南极洲曾经是温暖的大陆,拥有丰富的植被,但由于板块运动和气候变化,现在被冰雪覆盖。
  6. 全球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间,地震频度高。

    • 解释:地震带是地震活动频繁的区域,了解这些区域有助于防震减灾。

5. 地质灾害

5.1 地震

  1. 全球三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欧亚地震带(又称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海岭地震带。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间,地震频率高。

    • 解释:我国地震频发,尤其是西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之一,沿太平洋周边分布。欧亚地震带则从地中海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脉,海岭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大洋中脊。
  2. 类型:构造变动引起的构造地震和火山活动引起的火山地震。90%的地震属构造地震。

    • 解释:构造地震是由于地壳板块运动引起的,如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地震。火山地震是由于火山活动引起的,如火山喷发前后的地震活动。
  3. 地震要素:震源、震中、地震波、震中距。

    • 震源:地震发生的地下位置。
    • 震中:地震波到达地表的垂直投影点。
    • 地震波:地震产生的波动,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
    • 震中距:震中到某一地点的距离。
  4. 震级: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 解释:震级是衡量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如里氏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约增加32倍。
  5. 烈度: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 解释:烈度是衡量地震对地表和建筑物破坏程度的指标,如中国地震烈度表。烈度受震中距、地质条件等影响。
  6.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震源深度、震中距、震级、地质构造、地面建筑强度等。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

    • 解释:浅源地震破坏性大,因为震源离地表近。震源深度越浅,地震波到达地表的能量越大。
  7. 地震自救

    • 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首先要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 抓紧时间逃到室外空旷处,切忌躲到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陡山坡及河边。
    • 来不及时,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是合适的避震空间。
    • 住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及墙角躲避。

5.2 滑坡和泥石流

  1. 发生条件:大量降雨;大量碎屑物质;山间或山前沟谷地形。

    • 解释:滑坡和泥石流通常发生在多雨季节和地形复杂的山区。大量降雨使土壤饱和,增加了滑坡和泥石流的可能性。
  2. 特征:直行性;季节性(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 解释:滑坡和泥石流具有快速、突然的特点,常在雨季发生。滑坡是土体或岩体沿一定的滑动面下滑,泥石流是含有大量泥沙和石块的洪流。
  3. 预防措施

    • 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
    • 不把冲沟当作垃圾排放场;
    • 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
    • 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
  4. 脱险逃生

    • 在山谷遇到泥石流或山体滑坡时,要向与泥石流或滑坡前进方向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绝对不能向泥石流的流动方向走,不要在谷地停留。
    • 一定要设法从房屋里跑出来,到开阔地带,尽可能防止被埋压。

6. 补充知识

6.1 地震波的传播

  • 纵波(P波):传播速度快,能穿过固体、液体和气体。
  • 横波(S波):传播速度慢,只能穿过固体。

6.2 地震预警

  • 地震预警系统:通过监测地震波的传播,提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预警,减少人员伤亡。

6.3 典型地震案例

  • 2008年汶川地震:震级8.0,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震中位于四川省汶川县。

6.4 滑坡和泥石流的典型案例

  • 1998年长江洪水:引发了大量滑坡和泥石流,造成严重灾害。